
Magnum Photographer:Chrisopher Anderson & Alex Majoli
不安
但这次他在深圳拍摄的青年男女肖像和此前他的代表作很不一样,被摄主体离摄影者和观看者的距离更贴近,几乎能感受到南方人的体温以及两个肉体靠近时的微颤。


Photos ©️Christopher Anderson | Magnum Photos
大多数处于夜间城市霓虹光源下的头像拍摄,色温自然游走在暖色而至于偏红的危险界限,克里斯托弗·安德森这种拍摄不但挑衅了传统纪实摄影中环境人像所追求的冷静和背景说明的清晰,也挑衅了观者的审美习惯——无论东西方,我们都不习惯如此“贴近”地观看一个陌生人的脸部细节(除非他是过度曝光的公众人物)。

LIVE LAB展览现场,Christopher Anderson作品 Photos©️Daken Art
克里斯托弗·安德森作为一个外来者,把自己在这座没有历史的城市里所感受的不安,在其他比他更没有话语权的年青人的脸上找到了呼应。面孔,作为“人身上最色情的部位”(荒木经惟语)在这个高度实用性城市,变成了最暧昧的身份载体,如本国大多数无产阶级青年一样脆弱但倔强。

Photos ©️Christopher Anderson | Magnum Photos

Photos ©️Alex Majoli | Magnum Photos
冰冷
亚历克斯·马约利1971年生于意大利,2001年成为玛格南图片社正式会员,一直在拍摄世界动荡地区的冲突和战乱,此外他积极延伸个人创作。他拍摄的深圳与安德森的仿佛截然不同,大量黑白抽象的建筑片段截取,人在其中匿迹,至多是一个小逗点一样的点缀。似乎他要更冰冷地从安德森关心的深圳人的水平视角往上移动,寻找后者的脆弱的无形之因。

Photos ©️Alex Majoli | Magnum Photos
深圳曾被戏称为中国后现代建筑南方实验室,与北京相呼应,折衷于北京建筑的恣意和香港建筑的冷峻之间。马约利的伪建筑摄影——甚至反建筑摄影——让我想起香港著名外籍摄影师Michael Wolf的作品《建筑密度》,但他的构图刻意偏离后者的规整,释放出深圳特有的一种非理性的戏谑。黑白的呈现方式更是别有深意,暗示着这是某种文献纪录,让人联想日本的“考现学”摄影,使这些特区骄傲的建筑都变成了“托马斯物件”——即无意义的现成艺术品。

LIVE LAB 展览现场,Alex Majoli 运用书法字帖输出照片,与深圳建筑做了一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Daken Art
马约利的方案不无危险和可疑,因为批判隐藏得过深,如果是习惯于这种中国特色建筑的眼光看来,这些照片是平平无奇的。他和安德森不同,更依赖于批评家的阐释——连我都怀疑自己是否存在对他的过度阐释。不过,不怕过度阐释,用刻意泯灭个性的形式去呈现过于有个性的主题,不也是“考现学”的冷幽默吗?

Photos ©️Alex Majoli | Magnum Photos